飼料中伏馬毒素的檢測
一、伏馬毒素的起因和特性
伏馬毒素主要是由串珠鐮刀菌菌f.moniliforme和f.proliferatum在一定溫度和濕度條件下繁殖所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直到1988年,南非和美國的研究人員才首次從霉變的玉米中分離出伏馬毒素(fumonisins)b1。糧食在加工、貯存、運輸過程中易受上述兩種真菌污染,特別是當溫度適宜時,更利于其生長繁殖,從而產生出一類結構性質相似的毒素,其中含有伏馬毒素b1、b2和b3,60%以上為伏馬毒素b1,其毒性也最強。因此,伏馬毒素可以通過糧食加工、飼料生產等過程對畜牧業乃至人類健康產生較嚴重的危害。
伏馬毒素純品為白色針狀結晶,為一類相關的極性、水溶性代謝產物,為多氫醇和丙三羧酸的雙酯化合物,對熱很穩定,不易被蒸煮破壞,在多數糧食加工處理過程均比較穩定。
二、伏馬毒素對動物及人類的危害
這是一種馬的神經失調疾病。根據1988年南非研究人員的試驗結果,每天以0.125mg/kg體重的水平給馬進行皮下注射,大約7天后馬開始發瘋、發狂,沖撞欄桿而死。解剖發現馬的大腦呈現白質軟化癥狀。1989年,美國有很多州陸續發生豬肺水腫、胸積水以及馬大腦白質軟化癥等動物疾病的暴發和流行,并且這些疾病均集中發生在位于美國中西部地區玉米種植帶上的各個州中,并且通過這些州輸出的玉米飼料又擴大了疾病流行的地區和延長了流行時間,給當地的農業和畜牧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后經美國科學家研究證明,這一切都是因為當地生產的玉米被伏馬毒素污染所致。這種病在南非、阿根廷、巴西均有發現。
1992年和1994年美國和南非的科學家研究表明,每天伏馬毒素的攝取量在0.4mg/kg體重以上均可引發豬的肺水腫,還可造成豬生殖系統的紊亂,如早產、流產、死胎和發情周期異常等。這種病在美國及其他國家都有發現,并且容易對當地畜牧業造成較大的影響。
1991年南非科研人員對小鼠進行了伏馬毒素的毒理試驗,試驗結果表明,以50mg/kg體重水平飼養小鼠,18~26個月后,發現肝腫瘤患病率急劇上升,這是首次發現伏馬毒素引發肝癌的證據。1998年又對大鼠進行了伏馬毒素毒理試驗,獲得相同的結果。
早在1988年南非科學家就對食道癌發病率高和低的地區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食道癌高發地區的主食玉米受伏馬毒素的污染情況比低發區嚴重,食道癌發病率與伏馬毒素污染呈正相關,進一步的動物試驗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1994年中國學者和日本學者對食道癌高發區的河南省林縣進行了一次調查,發現該地區主食玉米中伏馬毒素水平高達30~50mg/kg,發霉玉米中伏馬毒素最高值達118.4mg/kg。目前伏馬毒素引發食道癌的機理還不清楚,需進一步確證和研究。
三、伏馬毒素的發生情況
伏馬毒素尤其是fb1對飼料污染的情況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且對糧食作物的污染情況較嚴重,其污染的飼料主要為以玉米為原料的飼料。玉米中伏馬毒素含量受許多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收獲前和收獲期間的溫度、濕度、干旱情況和玉米中高水平的伏馬毒素與前期干熱后期一段高濕天氣有關。玉米中伏馬毒素含量也受貯存條件的影響,如收獲的玉米在貯存期間水分在18%~23%時,最適宜產伏馬毒素的串珠鐮刀菌的生產和繁殖,導致玉米中伏馬毒素含量的增加。
五、飼料中伏馬毒素的檢測
伏馬毒素的檢測先后使用過薄層色譜法、氣相色譜法、酶聯免疫法(elisa)、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等,目前研究和應用得最多的是利用免疫親和柱凈化后的熒光儀檢測法和hplc法。中國糧油儀器網 http://www.pc2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