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加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出臺
兩年半以前,一份名為《糧食加工業發展規劃》的綱要遲遲沒有出臺,而在2012年1月17日,國家糧食局網站發布了《糧油加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兩規劃的提綱結構基本一致,均把“加快培育國有和民營加工龍頭企業,推高產業集中度”列為重點,也都提出“要加大中央財政預算或新增投資,以加強技術改造,培育、壯大糧食加工業龍頭企業,加強對產區大型糧食加工企業的支持,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只不過把規劃期從10年變成了5年。
剛剛出臺的“十二五”規劃后指出,“扶持內資、限制外資”的政策取向不僅沒有變,而且扶持內資的政策更加細化了,有了具體量化的指標,國內的糧油龍頭企業勢必會從中受益。據一位曾參與規劃研討和編制的專家稱,“十二五”規劃較之前更加具體和量化。并且在企業資質和資本金控制上,則更能體現出政策的約束力和國家扶持龍頭企業的傾向。
“十二五”規劃提出,外商投資糧油加工項目,按照堅持對外開放和保障糧食安全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及相關規定,進一步健全糧油加工業的外商投資準入制度。根據2011年12月24日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最新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自2012年1月30日起,我國豆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茶籽油、葵花籽油、棕櫚油等食用油脂加工(中方控股),大米、面粉加工,玉米深加工等項目將實施外商投資限制。而在2007年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國家僅僅在大豆、油菜籽食用油脂加工(中方控股),玉米深加工等項目上限制外商投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十二五”規劃還要求對“大豆加工業從嚴控制”,“嚴格控制大豆油加工新建項目”,“沿海地區要進一步壓縮產能”等。
“目前國內大豆加工行業產能過剩非常嚴重,加工產能總和現在應該是超過了1.2億噸,但是2011年實際加工的數量也就5000多萬噸,連設計產能的一半多不到,而且,現在還有2000多萬噸的大豆閑置在倉庫里。”黑龍江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說。
大豆加工業外資比重和原料進口依存度偏高,跨國企業加快進入我國糧食加工領域,國內糧食加工企業面臨新的挑戰。據國家糧食局內部報告顯示,我國70%油脂加工廠是外資,80%大豆壓榨能力為外資控制,我國進口大豆貨源和實際加工能力都控制在少數幾個跨國糧商手中。該報告稱,外資油脂企業完全控制國內市場,壓縮國內企業發展空間,并波及上游種植業和下游養殖業。更為嚴重的是,跨國糧商擴張的觸角逐漸向稻谷等糧食加工業延伸。
“除了產能過剩,國家在油脂、面粉、玉米等深加工領域限制外資也是為了進一步保障我國糧食安全。”上述參與規劃編制的專家說,“如果外商進一步在糧食生產領域擴張,國家對市場的調控力度就會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