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對糧食安全的貢獻率達到60%
9月11日,第三期“科學麻辣燙”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農業科技成就回顧與展望”主題論壇在國家農業圖書館舉行。院士、專家、媒體圍繞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農業科技成就進行了深入研討,探究中國人從“吃得飽”到“吃得好”偉大轉變背后的科技力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萬建民,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梅旭榮,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所長劉春明,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孫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教授王靜等被邀作為此次活動的嘉賓。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農業擺脫了底子薄、積累少、靠天吃飯的局面,站在了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歷史新起點。農業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創新,無疑為我國實現“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使命追求做出了巨大貢獻。
萬建民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農業科技對糧食安全的貢獻率達到了60%。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進展。他介紹,中國農業科學院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全面提升科研創新能力,成立了農業改良工程和農業安全科學中心兩大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建立了種質資源平臺,成為全國開展農業科技基礎性工作的研究中心,不斷創新農業科學理論和方法、突破高新技術、攻克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成為承擔農業高新技術的國家隊。他表示,“未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將堅持面向生產,解決生產問題,圍繞重大科學問題,聚焦品質改良,實現產量與品質兼并。”
梅旭榮表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為農業科研國家隊,以組織者、引領者、推動者、實踐者的身份,推動著新中國農業科技的發展。“在探索科技前沿、突破核心技術、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產業安全、守護舌尖安全、引領綠色發展、服務農民增收、助力產業升級、推動區域發展、支撐戰略決策方面取得了碩果累累的成就。”他認為,農業技術的挑戰猶在,且任務艱巨。“應對科技競爭需占有一席之地,核心關鍵技術不再受制于人,實現自主可控。從支撐農業科技發展到引領鄉村創新,進行全方位創新,實現角色轉變。”
劉春明表示,國家作物種質庫為新品種的培育提供了核心支持,關系著國家糧食現階段的安全,更關系著未來的安全。他介紹,目前國家作物種質庫已經儲存了50萬份種質資源,并建立了完善的種質資源保護體系。未來,新的作物種質庫保存容量將擴充到150萬份,躍居世界第一。
孫坦認為,智慧農業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大數據、云計算,可以開展更靈活、更加速迭代的農業技術研究。未來,人工智能在智慧農業科研領域有很大空間,將加強農業創新現代化設施,實現節本、提質、增效的目標。“用最少的投入、最高的農業資源利用效率,產出最優質的農產品,滿足食物安全、營養,實現農民節本增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孫坦說。
王靜則表示,安全的農產品既是“產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管’即為標準、檢測、風險、預警,‘產’即為農產品的投入、過程控制。”她介紹,目前她所在的研究所已制定近300項標準,實現監管有標準可依。
在對話環節,5位嘉賓圍繞水稻品質育種、旱作農業、國家作物種質庫、智慧農業、信息新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內容,與現場記者進行了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