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做好儲備糧質量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當前質量管理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1.資金、人才、技術、設備不足
糧食購銷市場化后,部分承儲企業的質檢機構受沖擊較大,技術人員流失較多,一些儀器設備老化,維護、更新費用不足,業務經費缺乏保障,質檢工作不能正常開展。就是在條件相對較好的新建庫,也存在著設備只能滿足物理檢驗,而無法滿足品質控制指標檢測需求的問題,離建立運轉有效的儲備糧質量監控體系還有很大的差距。
2.農民收割習慣改變
在統購統銷時期,農民種的糧食只能賣給國家,糧食經整曬達標后糧食部門才收。糧食購銷市場化后,農戶經人工或機械收割的糧食常常在家門口,甚至在田間地頭不經整曬就直接出售,糧食部門不收有別人收。
3.入庫糧質控制難度加大
市場化改革之后,市場主體競爭多元化,造成市場糧源緊張,質量參差不齊,入庫糧質控制難度不斷加大。這已成為制約糧食安全儲存的重要因素。由于市場機制還未健全,地區之間、企業之間,甚至糧食經紀人之間為了爭奪糧源,在收購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放寬質量要求的現象屢見不鮮,直接導致了入庫糧食質量的下降。經驗表明,入庫糧質的好壞是糧食安全儲藏的基礎,不合格的糧食入庫后,只會給糧食安全保管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4.倉房設施設備老化
上世紀90年代,由國家投資建成了一批新型散裝糧倉,倉庫條件有所改善。但是,基層不少承儲企業的倉房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存糧條件比較簡陋。這些舊倉庫存在上漏下潮、墻體裂縫、氣密性差、新技術難以運用等問題,由于歷史的原因,企業拿不出資金改善倉儲設施,老化失修嚴重。
二、新時期做好質量管理工作的對策
1.加快質量檢驗機構和檢測體系建設
糧食購銷放開后,參與市場流通的主體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趨勢。要充分發揮糧油質檢機構在儲備糧質量管理、監測和檢驗上的作用,就必須加快質量檢驗機構和檢測體系建設。首先是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質量檢驗機構和檢測體系建設,要將其作為重要工作來抓;其次要增加資金投入,抓好檢驗室各類儀器設備的配套和提升工作,提高糧食質量的檢測水平;三是落實待遇,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質量檢測人才隊伍,業務培訓要經常化、制度化、多樣化,檢驗人員必須取得資格證書,持證上崗;四是各級儲備糧檢驗室要建立實驗室質量體系,取得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頒發的計量認證合格證書,以適應今后質檢機構社會化、市場化的發展趨勢。
2.改造倉庫基礎設施,改善儲糧條件
在先進的“四散”儲運技術逐步得到推廣應用的情況下,傳統的儲糧技術已很難跟上時代發展的要求。根據實際情況,承儲企業應針對舊平房倉存在的問題,進行一系列提升儲藏性能的改造,添置必需的設施設備,為搞好糧食儲藏期間的質量管理創造條件。
3.嚴把入庫質量關
入庫糧質是實現糧食安全保管的基礎。為了有效控制源頭糧質,各級糧食行政主管部門應加大糧食執法力度,依法查處不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的不法行為,維護糧食收購市場秩序。同時加強不同地區間糧食收購政策的協調和督查,確保地區之間質量標準、收購政策基本一致,從根源上解決地區間爭購糧源的問題。一是糧食生產質量調查。承儲企業應密切關注周邊或擬調糧地區的糧食生產狀況,隨時了解播種面積、種植品種、生產情況,在收獲后及時進行實地產量調查和質量抽樣檢驗,做到心中有數,為合理制定工作方案、布設收購網點、選擇輪換時機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二是落實新糧入庫質量管理責任制。新糧入庫前,承儲企業應成立以庫主任為第一負責人的糧食入庫質量領導小組,并且從庫領導、倉檢科長到質檢員、保管員,層層簽訂責任狀,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相互制約,確保入庫糧質。三是入庫質量現場管理。入庫糧食應嚴格按照登記-扦樣-檢驗-檢斤-復檢-入倉-結算這套具體精細化的業務流程來操作,實行“密碼檢驗”制度,即抽樣人員不檢驗,檢驗人員不抽樣,編號登記,封閉作業,有效杜絕人情糧、關系糧、轉圈糧。采取檢驗兩結合方式,即整車檢驗與單包檢驗相結合,權威檢測機構抽檢、復驗與庫檢驗結果相結合,確保檢驗準確性,保證入庫糧食質量。四是發揮糧食檢測、清理、輸送設備優勢。先進的糧食檢測、清理、輸送等糧倉機械設備是提高入庫糧食質量的有效保證。入庫前應做好各種設備的調試準備工作,入庫時能正確使用各種設備,充分發揮其最大效率,入庫結束后要及時進行維修、保養,建立設備專賬,并由專人管理。
4.儲存期間的質量管理
儲存期間的糧食質量變化,主要是糧食受外界的影響和自身呼吸導致發熱、霉變、蟲害和品質指標的劣變。承儲企業應將糧食儲存在符合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要求的倉房內,應具備檢測溫度、水分、害蟲的條件。一是推廣應用四項新技術,逐步實現綠色儲糧。承儲企業應促進倉儲管理工作由傳統保糧方式向現代科技儲糧方式轉變,積極探索科技儲糧的新途徑、新方法,推進計算機信息化管理,廣泛使用糧情電子檢測、環流熏蒸、機械通風、谷物冷卻機低溫儲糧等新技術,降低儲糧溫度,防治害蟲,延緩品質變化,保證各級儲備糧質量良好。二是定期進行質量檢測。糧堆是一個生態體系。糧食在整個儲藏周期內,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從新糧入庫后混倉檢驗開始,定期或不定期對儲糧品質控制指標進行檢測,通過判定儲糧宜存與否,為各級儲備糧的輪換提供理論依據。三是建立健全質量管理檔案。糧食在儲存期間,應分品種、等級、分倉建立質量管理檔案,掌握糧食質量變化趨勢。將每次檢測結果和上次作對比,分析變化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擬定科學儲糧方案,對接近或達到不宜存標準的糧食要及時提出輪換建議。
5.出庫質量管理
對擬出庫的糧食,承儲企業要委托有資質的糧油質檢機構以倉或貨位為單位進行綜合扦樣質檢,并出具糧食檢驗報告,全部做到質量合格、程序到位才能出庫,檢驗報告隨貨同行。對用于裝糧的包裝物要認真檢查清理,確保無污染、無蟲害。要嚴格按照《糧食運輸管理規則》的規定,對運輸車(船)進行檢查,堅持做到“五不裝”,杜絕糧食在出庫、運輸環節發生質量事故。
總之,加強糧食質量管理工作,是適應市場形勢變化的需要,涉及到糧食的收購、儲存、銷售等環節,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關系到國家、企業、農民、消費者的利益。做好每個環節的質量控制,是實現各級儲備糧“質量良好”管理目標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