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育種家--馬華平
人物簡介:馬華平,女,1970年10月生,1991年7月畢業于河南科技學院農學專業。18年來一直在新鄉市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所從事小麥新品種選育、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及成果轉化工作。現任小麥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近年來,由她和她的團隊育成的新麥系列品種在我國黃淮麥區累計示范推廣5000余萬畝,增產優質小麥16億公斤,創社會經濟效益25億元。
采訪馬華平頗費了一番周折。
5月4日,記者通過新鄉市農科院的領導多次與馬華平聯系不上,有經驗的院長說“肯定是下地了”,果然,直到傍晚馬華平從育種試驗田回到家才得知記者找她。原來,每年3月到6月是觀察小麥生長發育的最佳時期,除了吃飯睡覺,她都泡在麥田里,每天達十幾個小時,白天在辦公室很難見到人影。當晚,記者驅車趕到位于輝縣市的新鄉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終于見到了馬華平。
一走進馬華平的辦公室,記者立即被擺在資料柜上的一排金色的獎杯所吸引,細細一數竟有19尊!
“每一尊獎杯的背后都飽含著馬華平和她的同事太多的心血和汗水!”農科院領導評價道,馬華平專業基礎理論知識扎實,有較強解決小麥科研、生產中關鍵問題和疑難問題的能力,在育種方法和途徑方面有所創造,在超高產和抗病育種材料上不斷創新,專業水平高,育成品種多,承擔項目多,成績突出。
農業科研工作常年以泥土為伴,環境條件差,勞動強度大,試驗周期長。馬華平根據多年的育種工作實踐,進行了許多富有科學價值的探索,提出了自己獨到的小麥育種技術路線和方法。2000年以來先后育成新麥9號、新麥11號、新麥12號、新麥13號、新麥16號、新麥18號、新麥19號、新麥9817等8個通過省級以上審定的小麥新品種,其中有6個品種通過國家品種審定,有5個品種獲植物新品種權保護,形成了中強筋配套、早中晚茬搭配的新麥系列品種,使新鄉市農科院小麥育種水平躋身國內領先行列。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麥18號2007年被農業部推介為全國10個小麥主導品種之一,2008年又被農業部推介為全國15個小麥主導品種之一,實現了產量、品質和抗病性三大創新,成為新鄉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一個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2005年在全國小麥品質鑒評活動中新麥18號獲第二名,被列為國家中間試驗對照品種以及河南省、安徽省的小麥良種推廣補貼品種。
馬華平還經常深入農業生產第一線,將新品種和新技術及時送到農村田間地頭,變成農民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用得上的致富技能,使新麥系列小麥新品種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近年來在我國黃淮麥區累計示范推廣5000余萬畝,增產優質小麥16億公斤,創社會經濟效益25億元,為河南、江蘇、安徽、山東、陜西等黃淮麥區的小麥生產做出了突出貢獻。
作為小麥育種方面的學術帶頭人,自2000年以來,馬華平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18項,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新鄉市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河南省農科系統科技成果一等獎2項等獎項。中國糧油儀器網 http://www.pc2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