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動新型儀表裝置協同作業的相關情態解析
為解決我國現存貴重儀器設備重復購置問題,支持原創性科研工作的開展,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共同商定,在“九五”期間聯合共建若干個國家級大型科學儀器中心。1997年科技部支持中科院和教育部共同出資750萬元,購置了我國第一臺大型離子回旋共振質譜儀,并以該大型質譜為核心,集中其它中小型質譜,在北京組建了我國第一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北京質譜中心,面向全國高校、科研機構和生產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測試服務。北京質譜中心的成立,標志著我國大型科學儀器建設及運行工作新模式的產生。此后,在科技部的支持下,由多個部門共同出資先后共建成了11個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
一是管理效率不高,突出表現為科學儀器設備使用率低。一項調查顯示[1],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資源調查課題組調查了部分重點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國有企業所擁有的價值在100萬元以上的5大類儀器設備,即電子光學儀器、離子光學儀器、X射線儀器、波譜儀器、大型材料試驗機,總計有效樣本量為834臺/套。調查結果顯示這834臺/套大型科學儀器設備整體平均使用率為63%,其中使用率<25%的為174臺,占總量的21%;使用率≥25%而≤75%的為274臺,占總量的33%;使用率>75%的為386臺,占總量的46%。課題組同時調查了我國8個科學儀器協作網入網儀器,調查結果顯示入網儀器平均使用率由1998年的25%左右提高到2002的65%左右。以上兩次調查的對象均為我國性能良好,使用率較高的儀器設備,使用率尚且約在65%左右,可想而知整體情況要低于此,而國外發達國家的儀器設備利用率則高達170 ̄200%左右,由此可見我國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使用效率不高。
二是投資效率不高,突出表現為科學儀器設備重復采購現象比較嚴重。據調查顯示,MODIS衛星接收系統在美國僅有16套,英國、法國、德國等大部分歐洲國家均各有一套,他們都是通過共享滿足需求,但在我國,目前已經購買了17套,僅在北京地區就有8套,而各部門、各地區還有80套的購買計劃。
推進科學儀器設備共享思路的剖析當前,推進科學儀器設備共享的思路探討和實踐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從管理機制上入手,主要是圍繞儀器運行費補貼而展開,這在儀器協作共享網上的運作上更為典型。
結論公權、私權的新視角為探索如何推進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享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方向。與其擴大對公權的保護,還不如放松或者鼓勵公權的私權化,從保護公共利益轉向于保護個體利益,保障科學儀器設備所依托單位或所屬單位的個體利益,通過這種私權化的過程而獲得更大公共利益的回報,失之桑榆、收之東隅,也不失為一種值得探索和創新的思路和方向。http://www.pc25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