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纖維資源在紡織、制漿造紙及制備化工原料中的應用
來源: http://www.pc256.com/ 類別:實用技術 更新時間:2013-03-04 閱讀次
【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 中國利用植物纖維,特別是苧麻和大麻的纖維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期的土陶器上就已有麻布的印紋。植物纖維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因植物纖維的特性不同其用途各異,例如棉花、苧麻、亞麻等纖維適合紡織,蘆葦纖維適合造紙,玉米芯、棉籽殼、稻殼等農副產品的纖維適于作有機化工原料。植物纖維的種類:我國約有500種纖維植物,其中栽培的纖維作物僅約30種。按照植物纖維的器官、組織來源劃分,據纖維測定儀的不完全測量統計:一般分為8大類:韌皮纖維、葉纖維、種子纖維、果實纖維、根纖維、穗軸纖維、木材纖維、其他纖維、竹纖維,下面我們看下植物纖維資源在紡織、制漿造紙及制備化工原料中的應用。
用作紡織原料:植物纖維是紡織加工的重要原料,主要包括四大類:棉花、麻類(苧麻、亞麻和紅麻等)、毛類(綿羊毛、山羊絨、駱駝毛)和繭絲。以植物纖維作為主要原料的紡織工業,隨著衣著天然化,多樣化潮流的興起和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全球紡織業已進入新的增長期,植物纖維用量逐年增長,1980年全球用量為1570萬噸,至2004年達2301萬噸,增長46.5%。據SAURER(蘇拉)集團2005年發布的數據,全球纖維總量已突破7000萬噸,其中天然纖維達到3220萬噸(包括除棉、羊毛、絲以外的天然纖維570萬噸),比2004年增長4.8%。由于紡織傳統技術的不斷更新,以及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在紡織工業中的運用,為提高紡織產品的質量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以苧麻纖維紡紗為例,1985年紡100支純苧麻紗的國家惟有日本,而現在能紡400支以上純苧麻紗的已有數個國家,其技術進步之快,令世人矚目。
制漿造紙:造紙工業也是植物纖維用量大戶,據估算1984年全球制漿造紙共用植物纖維75億噸,至2005年增至158億噸,增加1.1倍。隨著造紙工業的快速發展,造紙工業技術也與時俱進,特別是生物技術的應用,使不少企業由傳統造紙業向現代造紙業轉變,積極實施清潔生產。過去利用作物秸稈造紙,許多工藝過程都是化學過程,既污染環境,能耗又高。如今,采用生物技術處理替代化學過程,則顯著減少污染和能耗。造紙工業用到的生物酶種類主要有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木素降解酶和脂肪酶等。常用的方法是選用合適的微生物菌種,并用DNA重組技術對目標菌種進行基因修飾,擬培育出酶活高且穩定的造紙工程菌種。
制備化工原料: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生產更多價廉物美、無污染的化工原料,是世界各國十分關注的研究課題;日本、美國還特別加強了對植物纖維素、木質素轉換為化工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目前,通過水解工藝從植物纖維中可提取或制取的物質主要有糠醛、低聚木糖、糠醇、乙酸、丙酸、木糖醇、草酸,鄰醌植物激素、活性炭、二氧化硅、葡萄糖等。這些化工原料經綜合利用又可制成許多化工產品,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建材、航天、電子、塑料等領域。直接用植物纖維經酸水解或酶水解制取燃料乙醇,更是近年來獲取生物能源的有效途徑。
制造膳食纖維食品:自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確認膳食纖維為人體的第七營養素以來,國際上對膳食纖維食品的研究與開發逐漸重視起來。膳食纖維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如谷豆類、果蔬類食物(富含粗纖維),且多存在于谷類的麩、糠和果蔬的表皮及纖維組織中。美、日等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對米糠、玉米皮、大豆皮、豆粕、油籽餅的開發研究。有報道稱,從90年代起日本就已經開始工廠化生產米糠半纖維素,添加到咖啡、冰淇淋、湯類及一些健康飲料中。美國早已研制出一系列含穩定化米糠的焙烤食品(全麥粉面包、花生醬餅干、松餅等)配方,穩定化米糠添加量可高達20%。目前國內外對大豆的開發利用主要有豆渣纖維飲料、豆渣膨化食品、豆渣制造食用紙等。以玉米皮為原料,采用酸解法或酶解法,除去包圍在纖維周圍的淀粉,即可得到需要的膳食纖維,是一種理想的低熱量食品添加劑。
我國植物纖維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呈現良好勢頭。據統計,紡織行業植物纖維的加工總量由2000年的477.8萬噸增長到2006年的1033.5萬噸,且仍然供不應求。當今的衣著潮流崇尚綠色天然纖維制品;全球石油資源面臨枯竭,原油價格波動劇烈,導致化學纖維價格過度波動。在這種形勢下,必須加快我國新型植物纖維的開發與應用,推動植物纖維多功能利用和技術更新換代。
用作紡織原料:植物纖維是紡織加工的重要原料,主要包括四大類:棉花、麻類(苧麻、亞麻和紅麻等)、毛類(綿羊毛、山羊絨、駱駝毛)和繭絲。以植物纖維作為主要原料的紡織工業,隨著衣著天然化,多樣化潮流的興起和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全球紡織業已進入新的增長期,植物纖維用量逐年增長,1980年全球用量為1570萬噸,至2004年達2301萬噸,增長46.5%。據SAURER(蘇拉)集團2005年發布的數據,全球纖維總量已突破7000萬噸,其中天然纖維達到3220萬噸(包括除棉、羊毛、絲以外的天然纖維570萬噸),比2004年增長4.8%。由于紡織傳統技術的不斷更新,以及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網絡技術在紡織工業中的運用,為提高紡織產品的質量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條件。以苧麻纖維紡紗為例,1985年紡100支純苧麻紗的國家惟有日本,而現在能紡400支以上純苧麻紗的已有數個國家,其技術進步之快,令世人矚目。
制漿造紙:造紙工業也是植物纖維用量大戶,據估算1984年全球制漿造紙共用植物纖維75億噸,至2005年增至158億噸,增加1.1倍。隨著造紙工業的快速發展,造紙工業技術也與時俱進,特別是生物技術的應用,使不少企業由傳統造紙業向現代造紙業轉變,積極實施清潔生產。過去利用作物秸稈造紙,許多工藝過程都是化學過程,既污染環境,能耗又高。如今,采用生物技術處理替代化學過程,則顯著減少污染和能耗。造紙工業用到的生物酶種類主要有纖維素酶、半纖維素酶、淀粉酶、木聚糖酶、木素降解酶和脂肪酶等。常用的方法是選用合適的微生物菌種,并用DNA重組技術對目標菌種進行基因修飾,擬培育出酶活高且穩定的造紙工程菌種。
制備化工原料:以植物纖維為原料,生產更多價廉物美、無污染的化工原料,是世界各國十分關注的研究課題;日本、美國還特別加強了對植物纖維素、木質素轉換為化工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研發。目前,通過水解工藝從植物纖維中可提取或制取的物質主要有糠醛、低聚木糖、糠醇、乙酸、丙酸、木糖醇、草酸,鄰醌植物激素、活性炭、二氧化硅、葡萄糖等。這些化工原料經綜合利用又可制成許多化工產品,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建材、航天、電子、塑料等領域。直接用植物纖維經酸水解或酶水解制取燃料乙醇,更是近年來獲取生物能源的有效途徑。
制造膳食纖維食品:自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確認膳食纖維為人體的第七營養素以來,國際上對膳食纖維食品的研究與開發逐漸重視起來。膳食纖維主要來自植物性食物,如谷豆類、果蔬類食物(富含粗纖維),且多存在于谷類的麩、糠和果蔬的表皮及纖維組織中。美、日等發達國家十分重視對米糠、玉米皮、大豆皮、豆粕、油籽餅的開發研究。有報道稱,從90年代起日本就已經開始工廠化生產米糠半纖維素,添加到咖啡、冰淇淋、湯類及一些健康飲料中。美國早已研制出一系列含穩定化米糠的焙烤食品(全麥粉面包、花生醬餅干、松餅等)配方,穩定化米糠添加量可高達20%。目前國內外對大豆的開發利用主要有豆渣纖維飲料、豆渣膨化食品、豆渣制造食用紙等。以玉米皮為原料,采用酸解法或酶解法,除去包圍在纖維周圍的淀粉,即可得到需要的膳食纖維,是一種理想的低熱量食品添加劑。
我國植物纖維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呈現良好勢頭。據統計,紡織行業植物纖維的加工總量由2000年的477.8萬噸增長到2006年的1033.5萬噸,且仍然供不應求。當今的衣著潮流崇尚綠色天然纖維制品;全球石油資源面臨枯竭,原油價格波動劇烈,導致化學纖維價格過度波動。在這種形勢下,必須加快我國新型植物纖維的開發與應用,推動植物纖維多功能利用和技術更新換代。
【中國糧油儀器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最近更新儀器
推薦儀器
相關新聞
熱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