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長人工氣候室研究高溫高濕對種子的影響
稻谷儲藏過程中,會由于儲藏環境的影響,導致米質劣變、發芽率下降等,而這也一直是困擾生產、儲運和經營部門而又難以克服的問題, 由此造成我國糧食儲藏損失平均達3.05%, 每年損失糧食近50億kg[ 1] ;而稻谷作為種子在儲藏過程中因活力下降每年也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并且還會影響幼苗的生長狀況。因此, 稻谷的耐貯性已被人們日益關注。研究稻谷耐貯性的方法主要包括自然老化和人工加速老化。其中, 種子在自然儲藏或種質庫保存的條件下, 發芽力逐漸喪失, 稱之為自然老化。有專家認為認為自然老化非常緩慢, 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測定種子活力, 在品種改良中進行耐儲藏種質篩選時難以應用。而使用植物生長人工氣候室進行人工加速老化是研究種子劣變和壽命機制的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可克服常溫下自然老化所需時間較長的不足, 使種子活力差別在較短時間內表現出來, 因而廣泛應用于種子耐貯性的研究 。
人工加速老化與自然老化結果差異性是當前研究的“熱點”問題。有部分專家研究認為人工加速老化與自然老化結果基本一致, 可以用人工加速老化代替自然老化研究種子衰老問題。但是氮部分專家則認為人工加速老化與自然老化存在顯著差異, 分別由不同基因所控制, 因此人工加速老化不能代替自然老化。然而, 如何解決高溫高濕人工加速老化結果穩定性的問題尚未見報道。
研究發現, 通過高溫高濕人工加速老化重復試驗,新收獲的水稻種子試驗結果之間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差異性, 這種差異不僅與溫度、濕度, 而且與植物生長人工氣候室不同層數、老化種子質量有關。利用自然儲藏3 ~ 6個月和-20 ℃冰箱冷凍10 d、烘箱45 ℃烘7 d的冷凍烘干方法對人工加速老化試驗前的種子進行處理后, 則人工加速老化種子發芽率變化不再與植物生長人工氣候室不同層數、老化種子質量有關, 而僅與溫度、濕度有關。由此推斷, 新收獲的水稻種子高溫高濕人工加速老化試驗結果重復之間的差異性可通過一定時間的自然儲藏或利用冷凍烘干方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