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豐年連至可否高枕無憂?
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
據媒體報道,河南等地由于糧食連年豐收、托市價格持續單邊上揚、國有庫存高企,時隔多年的賣糧難現象再度抬頭,局地排隊賣糧常態化,有的收購點甚至出現了為賣糧而“走后門”的現象。
糧食“十二連增”的背后
“今年全球的糧食都豐收了,不止中國一家。”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中心研究員張正斌表示,“原本中國的一部分糧食還可以賣出去,現在看來不行了。”
盡管趕上豐年,但常年與糧食和農民打交道的張正斌卻不敢妄言形勢大好。“誰也不敢說糧食足夠多了,從總體上看中國還是一個缺糧國家。”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糧食進口量首次超過1億噸,達歷史最高。“中國的糧食安全是一個復雜問題。我們的糧食總產在增長,2014年人均糧食達到440多公斤,大大超過人均占有糧食400公斤的紅線,說明我們的糧食供應很安全,但同時進口也在增長。”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永輝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糧食年年增產,但糧食跑哪去了,為什么進口也在增長?這是相互矛盾的。”張正斌說。
一位不愿具名的采訪對象向記者透露,12連增在上報時是有“技巧”的。“比如今年是單產增加了,明年就是面積增加了,交替著來報,不可能都增加。地方是需要政績的,否則怎么給國家交待呢。” “一些地方糧食系統十分腐敗,倒賣糧食,以舊頂新,為的就是獲得國家的糧食補貼政策,其實糧食還是那么多。”上述人士指出。
在張正斌看來,盡管已是12連增,但中國的糧食問題還遠未達到高枕無憂的程度,“種地是靠天吃飯的”。
氣候變暖或為中國增糧
在張正斌看來,中國應該抓住氣候變化的戰略機遇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他認為,氣候變化對中國的糧食生產很可能是大有好處的。“農業是受氣候變化影響的第一大產業,水資源和糧食安全都與氣候變化關系密切。”
通過對中國經濟社會和農業發展與氣候變化歷史過程的對比分析,張正斌發現,中國糧食的連續增產,特別是東北糧食基地生產能力的快速提高,明顯受益于全球氣候變暖。
“氣候變暖可以延長我國北方特別是東北地區作物的生長期,擴大糧食作物的種植范圍和面積。”張正斌說,東北以前有很多地方是不能種水稻的,現在氣候變暖,就都能種植了。“對于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一定要辯證看待。”
而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除了看老天爺臉色,結構的調整也至關重要。“當前要把玉米的種植量壓下來。”張正斌指出,由于玉米的高產與高價,多年來農民的種植熱情一直很高,種植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生產如此多的玉米,會浪費很多的資源。目前國家正在努力調整種植結構,希望這一局面能早日得到改善。”
隨著我國城鎮人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糧食增長的需求依然很大。“這種需求主要表現在肉蛋奶上,肉蛋奶的需求拉動了與畜牧業相關的糧食如玉米需求的增長。”楊永輝認為,盡管目前不存在嚴重的糧食安全問題,但飲食結構在未來仍需要作出調整。
農業走出去也要守得住
隨著糧食“十二連增”的到來,農業走出去的呼聲也日漸高漲。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日前指出,中國正面臨糧食和食品安全新挑戰,必須加快農業“走出去”步伐,防范和化解單純的農產品進口貿易可能帶來的風險。
“糧食走出去有一定作用,但由于中國人口眾多,所以首先還是要保證糧食的基本自給。”中國工程院院士朱英國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農業走出去應該將現代農業技術與“一帶一路”戰略結合起來,與周邊部分國家展開合作。
朱英國認為,結合農作物的不同特點與不同國家展開合作,是提高我國糧食產能的一個很好機遇。“比如將經濟雜交稻向東南亞等國家輸出,而小麥則往西亞地區發展。”
“但在糧食進口方面,一定要守住底線。”朱英國強調,口糧安全是絕對要保證的,尤其是水稻和小麥絕不能依靠國外,不能受制于人。“如果未來農民種糧積極性下降,那就麻煩大了。”
在楊永輝看來,糧食增產仍存在一定隱患。“我國糧食生產經濟效益低,特別是近20年來糧食增產90%以上來自于水資源壓力比較大的華北、西北和東北地區,而且國家現在有很多糧食補貼政策,政策如有松動,產量下滑風險較大。”
此外,啟動糧食安全的再研究也迫在眉睫。“2013年我國調整了95%的糧食自給紅線后,糧食進口急速增加。新形勢下,需要結合國際市場的供應格局,從國家層面研判并明確糧食主產區未來糧食增產目標和技術保障措施。”楊永輝說。
微信掃一掃,獲取更多專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