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水害 明災易統 暗災難防——湖北科學抗災戰“水魔”
來源: http://www.pc256.com 類別:行業資訊 更新時間:2016-07-06 閱讀次
【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
“農業生產遭受的‘明災’容易統計,‘暗災’傷害卻隱蔽、持久。”3日,在省減災委災情會商會上,省農業廳總農藝師鄧干生用幾個“揪心”形容眼下的農業災情。
“武漢、黃岡、隨州、天門、潛江等地,都是重災區。”據農業部門統計,截至7月4日9時,水稻、蔬菜等農作物受災面積1149.58萬畝,直接經濟損失17.07億元;水產養殖業受災面積110.5萬畝,加上漁業機械、溝渠、堤壩和泵站、網箱、船舶等損失,總計經濟損失超過9億元;畜牧業因災死亡豬8166頭、牛631頭、羊2384只、禽117.4萬只,損毀大量欄圈、禽舍、道路等設施,直接經濟損失達1.59億元。
專家分析,農業生產遭災水害,往往暗災比明災更為“棘手”。以水稻生產為例,持續降雨不僅影響早稻生產,還影響到晚稻播種移栽;中稻分蘗減少,弱苗增多。
“生育期遭遇罕見低溫,會導致農作物生育期推遲。省內部分地區早稻生育期普遍推遲7~10天,結實率降低。”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羅昆如是說。在近一輪抗災調查中,專家發現公安縣4.96萬畝早稻就遭遇嚴重減產,大多數田塊的結實率在30~50%和30%以下。
鄧干生表示,眼下的重中之重是開展科學抗災救災,最大程度降低農業受災損失。
科學抗災,既要抓應急,更要謀長遠。各地要根據災情程度,結合苗情和農時,及時排水、加強管理、恢復生產。7月25日前,因災制宜改種補種,晚稻、早翻秋、夏玉米、秋玉米、秋大豆、秋馬鈴薯等。早稻或中稻如受災導致生育期或收獲期推遲的田塊,可在保證8月15日之前收割的前提下生產一季再生稻。針對“暗災”,種植、畜牧、水產部門要重點防范動植物疫病。
【中國糧油儀器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下一篇:糧食庫存消納迎加速度
最近更新儀器
推薦儀器
相關新聞
熱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