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為什么我們在失去對糧食的敬畏和尊重
來源: http://www.pc256.com/ 類別:行業資訊 更新時間:2016-10-17 閱讀次
【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
數字會說話。今年年初,有公開調查數據顯示,僅餐飲浪費的蛋白質、脂肪,中國一年就高達1100萬噸。昨天是“世界糧食日”,記者提前對西安部分就餐場所進行調查走訪,發現除一些學校食堂較能做到“光盤”外,其他不少就餐場所浪費糧食之嚴重,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甚至在一些機關食堂,盡管墻壁和餐桌上有張貼和擺放著杜絕浪費的宣傳品,但不少餐盤上還是剩有米飯或菜肴。
如果不是媒體的報道,大概很少有人能夠想起,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也大概很少有人會如此清晰地意識到,所謂糧食的浪費,其實一直就在我們身邊,并未遠離。距離2013年那場曾經引發無數人參與的“光盤行動”,不過僅僅三年,但糧食浪費依舊可能發生在一場日常的就餐中,乃至是明確反浪費的機關食堂里。并非每粒糧食都被溫情以待,這是我們所仍不得不接受的一個真相與現實。
以上感性的描述,或許仍不足以讓人驚詫。事實上,在2014年,就有媒體報道,中國當年前十個月總共進口了7250萬噸糧食,但中國每年浪費的糧食大約相當于糧食進口總量的一半。一面是糧食的大量進口,一面是每年被浪費糧食的數量驚人;一邊是有貧困地區的民眾尚在面臨溫飽的難題,一邊卻是糧食浪費依舊成為一種習以為常的現象。如此對比之中,顯然包含著太多的悖論與沖突。
民眾為什么會失去對于糧食的敬畏與尊重?不少觀察者給出的答案是,這乃一個遠離饑餓感的時代,生活的日漸富足于是衍生出“舌尖上的浪費”。很難說這樣的分析沒有道理,但它顯然又將解決糧食浪費問題推給了一個宏大且空泛的成因。事實上,糧食的浪費行為亦可細化來觀察。譬如,普通民眾的浪費,可能是生活習慣的不當;譬如,發生校園的糧食浪費,可能是管理者日常教育不力所致;再譬如,發生在機關食堂里的慣見浪費,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價格杠桿并未起到作用。
不能再對糧食浪費行為沉默以對。將浪費糧食的行為上升到犯罪的層面,運用刑罰的力量來進行治理,讓普通人心存觸犯刑律的畏懼,迄今為止,這仍只是部分專家和媒體的建議,現實實施的條件遠不成熟。正因如此,何以從公共道德和公共資源的層面,對普通民眾的糧食浪費行為進行約束,讓節約糧食成為一種人人樂于參與的生活方式,就當是需要積極思考和行動起來的事情。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個叫布朗的美國人曾經發問:誰來養活中國?今天中國糧食的高自給率已足以回答這個問題。但絕不等同于糧食問題就此高枕無憂,越來越少的耕地面積,越來越空心化的農村,讓糧食生產仍是必須被嚴肅對待的命題。那些日常的糧食浪費行為,也就愈加具有沉重意味,與必須破解的緊迫性。世界糧食日已然過去,無論是公民個人還是職能部門,從今天起,依舊要關心糧食與饑餓。
【中國糧油儀器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最近更新儀器
推薦儀器
相關新聞
熱門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