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深入農業 糧食電商存基礎設施短缺痛點
互聯網應用正在深入農業,糧食電商成為繞不過去的話題。3月25日,在“糧油產業+互聯網創新模式”高層研討會上,中國農產品電商聯盟聯合中國食品(農產品)電商研究院發布《2016年中國糧食電商發展報告》顯示,我國糧食電商正在進入一個精準營銷的新階段,平臺型主導將成為農產品電商的發展趨勢。
報告指出,“三網融合+物聯網”促使移動商務的作用越來越大,微博、微信、微店“三微”營銷將帶動糧食電商進入精準營銷新階段。因糧食的商品品類多,交易規模大,服務能力較強,平臺型主導會是未來農產品電商發展的趨勢,糧食行業B2B平臺將發揮更大的作用。除此之外,第三方支付對糧食電商的重要性也越發凸顯。報告分析指出,第三方支付將是促進中國網上支付完善和發展的主要途徑和必然趨勢,成為糧食電子商務發展的助推器。
但也可以注意到,目前我國的糧食電商在發展時仍存在眾多瓶頸。糧多多CEO王玉寶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用戶的習慣尚未形成,影響了信息流的流通;糧油電商無法獲得良好的服務體系,影響了商流;支付體系與糧食產業的支付方式不相適應,影響了資金流的流通;由于糧油屬于低利潤商品,這種產品特性的利潤空間小,也阻礙了物品流通。”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食品(農產品)電子商務研究院院長洪濤表示,糧食交易額往往比較大,對資金的安全性、到賬速度等要求比普通商品貿易更高,解決大額支付問題是中國糧食電子商務發展必須面對的問題。
報告強調,我國糧食經濟電商的發展應融入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體系,避免獨立形成“孤島效應”,但是要凸顯糧食經濟的特色,形成一個網上網下糧食經濟融合的體系,促進我國糧食流通由傳統向現代糧食的轉型,并探索多種網上訂單的集合競價模式,實現引導生產、引導流通、引導消費的精準糧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同時,應當鼓勵糧食電商模式創新發展。洪濤認為,我國糧食電商的發展有幾大趨勢,分別是規模化、多樣化、融合化、標準化、多功能、全渠道、體系化、國際化、智能化、社區化、品牌化、法制化。鼓勵糧食產業的網上交易、網下交易相互融合發展,探索多種有效的糧食網上交易模式。
分析認為,從目前行業的發展狀況來看,糧食電商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需要加強監管,糧食電商微糧模式需要進一步規范,以保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多層次的、開放的、市場化的糧食電商平臺自治與監管體系、糧食電商行業協會風險防范機制、政府監管部門的風險防范監管體系,有效地防范糧食網絡金融風險,更好地為實體糧食產業經濟服務。(來源:北京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