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步入進行時
我省將推進一項改革,實施三大行動、六大工程,不斷優化全省糧食產業體系,促進糧食流通由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高效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讓百姓吃上放心好糧油。這是記者4月12日從省糧食局出臺的《深入推進四川省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動方案》中獲悉的。
我省涉糧工業總產值已突破5000億元,占全省GDP總量1/6左右。作為西部唯一糧食主產省,我省口糧雖能自給,卻面臨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對優質供給量和質的壓力。“必須瞄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力,發揮流通對生產引導作用,著力增加中高端和精深加工產品等有效供給,提升流通服務水平,增強產業經濟活力,構建區域糧食安全保障新體系,讓百姓吃上放心好糧油。”省糧食局負責人表示。
據悉,我省將進一步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因地制宜推進國有糧食企業兼并重組,爭取財稅金融政策和資金支持,妥善解決國有糧企欠繳社會保險費、歷史性或政策性虧損掛賬等問題。
我省將實施創新發展、綠色發展、人才興糧三大行動,打造以成都為核心的“西部糧谷”、以成德綿為核心的“川糧全創核心區”、以川南四市為核心的“通江達海糧油產業集聚區”及“川東北綠色生態糧油供給基地”。將推動成都國際糧食物流樞紐港建設,以中糧成都產業園為核心建設“西部糧谷”加工基地,成立成都平原經濟區糧食物流產業創新聯盟,支持將川糧網等打造成全國糧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型先鋒企業;加快“糧油儲藏與質量安全及綠色儲糧”與“智慧倉儲”省重點實驗室建設,推動組建四川東方主食產業技術研究院,著力打造“成都—綿陽—樂山”糧油食品產業走廊,支持安州區打造中國西部植物油之鄉,推進以“軍民融合、主副結合、產業整合”為方向的軍糧供應體系建設;借瀘州港、宜賓港獲批國家進境糧食指定口岸等機遇,推動川南糧食產業經濟快速崛起;加大川東北稻米、雜糧等優質生態產品生產及品牌打造力度。
川糧產后服務、川糧放心糧油、川米優化、川糧品牌提升、川糧三產融合示范、川糧“3+2”糧食應急保障能力建設等六大工程也是重點任務。我省將選擇9個重點產糧大縣開展國家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建設試點,支持144個項目單位建設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開展全省放心糧油示范市試點,力爭納入“中國好糧油行動”試點區域。到2020年力爭優質水稻面積達2400萬畝,提高自產中端以上大米市場占有率,打造四川公共區域品牌。引導龍頭企業與新型經營主體合作適度規模流轉、托管或訂單收購優質水稻。通過博覽會、展銷會、品鑒會和網絡、微信平臺提高四川優質稻米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發揮糧食行業56個四川名牌產品引領作用,推行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鼓勵糧油企業推進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推出一批新產品。開展稻谷、油菜籽三產融合發展試點,做大做強優質水稻、油菜籽、釀酒用高粱優勢產業帶。(來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