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離“現代農業”還有多遠?
從“農業現代化”到“現代農業”
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秘書長曾業松說,農業現代化是半個世紀以來中國幾代領導人努力的目標。1954年國家首次提出建設“現代化農業”。10年后又將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國防、科技的現代化并稱為“四個現代化”。但由于政治、經濟等復雜原因,沒有實現預期目標。
改革初期,國家再次將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提上日程,但目標和要求更加務實。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家提出在沿海發達地區和大城市郊區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
十六大以來,以4個中央一號文件為標志,優先解決“三農”問題成為全黨共識。伴隨著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等一系列新政策,農業和農村發展出現重要轉機。2006年,糧食生產20年來首次實現連續3年增產;農民人均收入增幅達到7.4%,20年來首次實現連續3年增幅超過6%。
但“三農”問題依然嚴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30日表示,農業基礎設施脆弱和技術進步緩慢是中國農業發展中非常致命的問題。顯然,解決農業的深層次問題,必須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中國農業離現代化只有8年?
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最近預計,中國可能在2015年實現第一次現代化。據了解,第一次現代化主要指從農業時代向工業時代轉變,第二次現代化主要指從工業時代向知識時代轉變。不少人據此認為,中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大約還有8年時間。果真這么簡單嗎?
國務院研究室農村司副司長葉興慶認為,目前我國農業生產增長方式相當粗放。據調查,目前我國化肥年施用量占世界總量的30%,農藥單位面積使用量比發達國家高出一倍,化肥、農藥、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大大低于發達國家。
根據曾業松教授等人的考察,發達國家的現代農業特征是經營企業化、生產規模化、產品標準化和效益最大化。農產品加工率超過90%,加工環節的勞動力遠遠超過農業生產環節的勞動力。
從產業層次看,發達國家食物消費結構發生了兩次重大轉換,先由谷類產品主導轉向動物性產品主導,再轉向生活質量類產品主導,兩次轉換帶動產業結構升級,其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80%。而我國至今還沒有走出旺季“賣難”的傳統農業怪圈,農業現代化之路還有很遠。
陳錫文表示,2007年一號文件表明了中央的新農村政策導向。發展現代農業就是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只有轉變增長方式,中國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農業的差距。
突破“三大傳統理念”
掃除現代農業發展障礙
首先,發展現代農業,要突破農業只是第一產業的傳統觀念,讓GDP體現農業的真實價值。全國政協常委、中國農學會名譽會長洪紱曾認為,目前我們是按最狹隘的農業來統計的,只統計糧食、棉花等初級農產品,一到加工環節有了附加值,就不算在農業賬上,全算到第二產業。這不利于發展現代農業。美國GDP中農業產值仍占20%—25%,而我們的大城市宣稱只占1%,全國不足13%。
其次,發展現代農業,應突破狹隘的傳統糧食安全觀念,樹立科學的糧食安全觀。山東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秦慶武認為,糧食安全是一個動態和平衡概念,在不同發展階段都有個底線問題。現在人們吃肉吃菜多了,口糧消費少了,大約1/3的糧食作為飼料,還有部分成了工業用糧。國家從戰略層面強調糧食安全完全正確,但具體到縣鄉村應該實事求是。
其三,發展現代農業,急需突破“誰抓農業誰落后”的傳統農業理念。國家的“重中之重”要“傳導”為各地的“重中之重”,在擴大中央財政支農同時,還必須改革傳統的政績評價制度。對農業縣市或糧食主產區,就應以“三農”指標為重點,消除“上熱下冷”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