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高潮videossex潮喷另类

糧油儀器網致力打造專業糧油儀器信息平臺,本頁面詳細介紹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問題不是總量而是結構詳細信息!

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問題不是總量而是結構

來源:  類別:行業資訊  更新時間:2006-10-23  閱讀
【本資訊由中國糧油儀器網提供】近幾年來,對我國糧食安全問題的討論,成為農村經濟研究的熱點問題。但是,就總體而言,這方面的研究仍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試就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兩點思考。

    一、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固然重要,糧食流通能力建設更為關鍵

    近年來,在討論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時,許多專家比較重視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這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最近幾年,一方面,許多地方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結構調整的深入推進,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出現了局部下降的現象;另一方面,從1999年開始到2003年,我國出現了連續5年的糧食減產,2000、2003年兩度出現了歷史上少有的稻谷、小麥和玉米全面減產的格局。由于糧食大幅度減產,對我國糧食供求平衡影響最大的兩大品種——稻谷和小麥的產量,2003年分別居于1982年和1984年以來的歷史次低水平。由于糧食減產,從2000年開始,我國還出現了連續5年的糧食當年產量不及消費量的情形。因此,重視和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其戰略意義不可小視。

    但是,我們認為,從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糧食供求的變化趨勢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固然重要,糧食綜合流通能力建設,包括與此相關的糧食物流體系、糧食市場體系建設,則是更為關鍵的。因為,在考慮糧食安全和糧食供求平衡問題時,首先需要考慮的不是糧食生產與糧食需求的協調,而是糧食供給與糧食需求的協調。而從供給方面來看,對糧食安全和糧食供求平衡影響最為全面和直接的,不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而是糧食綜合供給能力。所謂糧食綜合供給能力,實際上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糧食綜合流通能力的結合體。只有當糧食綜合流通能力非常強,糧食從生產到消費的通道極其順暢且通達時間接近于0時,加強糧食綜合供給能力建設才等同于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決定糧食綜合流通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糧食市場體系的發達和協調程度,特別是期貨市場、批發市場在糧食市場體系中的相對地位及其完善程度;國家糧食儲備的規模和布局;糧食物流體系的保障程度和糧食宏觀調控體系的運行效率等因素。無論是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還是糧食綜合流通能力,都是一系列快變量和慢變量綜合作用的結果。影響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或綜合流通能力的慢變量,如基礎設施的狀況、利益相關者的長期投入能力、科技支撐體系的狀況等;耕地的數量和質量、水資源的長期供給能力,也屬于影響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慢變量。這些慢變量決定著糧食的基本生產能力或基本流通能力。快變量如政策的調整、產品(要素)市場價格或比價關系的短期變化等,決定著基本生產能力或基本流通能力的實現程度。

    在既定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之下,通過提高糧食的綜合流通能力,也能顯著提高糧食及其不同品種的供求平衡程度。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歷次糧食供求嚴重失衡現象的發生,都與糧食綜合流通能力不強有一定關系。遠的如1985年的糧價上漲,與地區封鎖、市場分割和交通運輸不暢有很大關系。近的如2004年第一季度國內糧價的強勁上漲,特別是主銷區糧價漲幅高于主產區,運力不足則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專家甚至認為,導致2003年底、2004年初我國糧價波動的主要因素是糧食調運。運力緊張影響到糧食主銷區的糧食到貨數量,進一步加劇了糧食主銷區的糧價上漲。然而,與此同時,鐵路運費的提高,則從糧食運輸成本上加劇了主銷區糧價高于主產區的現象。目前,就我國稻谷、小麥、玉米和大豆等主要糧食品種而言,其主產區和主要消費區呈現嚴重的錯位分布。如玉米的主產區集中于北方,而作為養殖業密集區和飼料工業發達區的玉米主要消費區,則主要集中于南方;大豆也有類似現象。與此同時,我國糧食庫存主要集中于糧食主產區,特別是東北地區等事實,進一步放大了主要糧食品種在區域之間的供求錯位現象。由此不僅導致加強糧食綜合供給能力建設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也決定了在糧食綜合供給能力建設中,應該把糧食綜合流通能力、特別是糧食物流體系建設,放在更為重要的地位。

    二、影響我國糧食安全的主要問題,越來越不是總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幾次比較重大的糧食供求失衡,供求失衡的方向也幾經反復:1981~1984年,我國出現了建國以來首次出現的農民“賣糧難”問題,國家對糧食購不起、銷不動、存不下、調不動。1985~1988年,國家對糧食收購難、市場糧食供應轉緊、糧食市場價高于合同價。1990年3月~1993年6月,農民賣糧難、國家收儲調銷難、糧價下跌,南方早秈稻產區的賣難現象尤其嚴重。1993年11月~1995年7月,糧食供應緊張,市場糧價迅速上漲,成為當時推動全國性通貨膨脹的重要因素。1996年下半年~2003年8月,農民賣糧難、糧食調銷難、糧價下跌并長期低迷;而且這種現象出現的范圍大、品種多、持續時間長,且日益嚴重;東北的玉米賣難問題最為突出,也最早發生;南方早秈稻的賣難問題也出現較早,且比較嚴重。2003年9月~2004年,糧價上漲、局部地區、部分品種糧食供應緊張。基于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歷次糧食供求失衡狀況的回顧和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結論:

    1.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總量問題對我國糧食供求平衡的影響,已經顯著地趨于減弱;結構問題對糧食供求平衡的影響,則顯著地趨于增強。甚至諸多總量問題往往是由結構問題引發的。更為直接地說,盡管總量問題容易掩蓋結構問題,對總量問題的關注容易淡化對結構問題的重視;但就總體而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甚至從更早時期開始,結構問題已經超越了總量問題,成為影響我國糧食供求平衡的主要問題。品種性、區域性的糧食供求結構失衡,越來越成為糧食供求失衡的主要特征。特別是2003年9月和2004年3月,出現的兩波糧價迅速上漲,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稻谷的產量下降過快、庫存跌到較低水平引起的。而稻谷產量和庫存的減少,最主要的還是主銷區減少較多造成的。糧價上漲最初主要發生在大米上,江蘇、浙江、上海地區的大米價格大幅度上漲,帶動全國性的大米價格乃至糧價猛漲。在這一時期,盡管糧食減產,全社會的糧食庫存規模仍然比較大,糧食庫存總量至少能滿足全國全年糧食消費量的70~75%,遠遠超過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的糧食安全警戒線。因此,導致此輪糧價上漲和局部供應緊張的主要問題,絕非總量,而在結構。2003年稻谷的產需缺口為3476萬噸,約占其當年需求量的18%。2003年下半年,部分主銷區的糧食庫存已降至幾年來的新低;到2004年2月,在一些重要主銷區的大城市,糧食庫存只能保障幾天的消費需求。

    2.影響我國糧食供求平衡的結構問題,主要包括品種結構和區域結構平衡問題以及依附于品種的品質結構平衡問題。品種結構和區域結構平衡問題又是互為表里、疊加作用的。如改革開放以來的多次糧食供求失衡,多是由糧食主銷區的稻谷供求失衡引發的。甚至1986~1988年間的糧食價格上漲,也是由區域性的糧食供給不足引發的,而不是全國性的糧食供給總量不足造成的。區域性的價格上揚,經某些因素放大后造成全國性的農產品價格上漲。

    3.相對于小麥、玉米和大豆,稻谷往往是引發我國糧食供求失衡的先導性和敏感性品種。糧食主銷區、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往往是引發我國糧食供求失衡的先導性和敏感性地區。口糧相對于工業用糧和飼料糧,對于我國糧食供求失衡的影響,更具先導性和敏感性。從2003年9月~2004年的糧價上漲和局部供應緊張,也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一點。

    4.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品質結構平衡對于實現糧食供求平衡的影響不斷加深,以至于糧食供求失衡問題往往表現為某類品質糧食供給的過剩或不足,甚至同一品種不同質量的糧食同時出現供給過剩與短缺。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和末期兩度出現的農民賣糧難中,早秈稻供給過剩的問題都比較嚴重。但在2003年第四季度糧食供給局部轉緊的過程中,早秈稻供給不足的問題又迅速顯現起來。但是,從趨勢上看,隨著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粳稻在實現稻谷供求平衡中的地位將會逐步凸顯起來,并會超過早秈稻。小麥則是供給過剩與供給不足并存的典型品種。(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研究所 姜長云)

中國糧油儀器網】部分文章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
最近更新儀器
推薦儀器
相關新聞
熱門產品
芜湖县| 曲阜市| 尖扎县| 宜州市| 西吉县| 上思县| 运城市| 莎车县| 伊春市| 甘谷县| 稷山县| 宜城市| 安宁市| 新巴尔虎右旗| 子长县| 额尔古纳市| 禄丰县| 怀远县| 南平市| 开封市| 六盘水市| 洱源县| 浪卡子县| 彭阳县| 南澳县| 建始县| 遂川县| 固安县| 唐山市| 大关县| 修水县| 牟定县| 抚远县| 宾川县| 本溪市| 察雅县| 枣庄市| 波密县| 依兰县| 蕉岭县| 横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