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新糧食安全觀 保證糧食新安全
在2004年以前,我國糧食自給率一直維持在95%以上,但近10年來,糧食自給率在下降,到2014年下降到85%左右。值得注意的是,自給率的下降不是糧食生產量下降所致,而是在糧食產量實現“十一連增”且在2014年就超過6000億公斤的情況下發生的,這說明我國糧食自給率下降是由糧食需求的急劇上升引起的。由此引起了關于糧食安全觀的爭論,有人對這種狀況憂心忡忡,認為我國糧食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脅,應不惜一切代價增加糧食生產,提高糧食自給率。把糧食安全等同于糧食自給率,自給率越高越安全,這就是傳統的糧食安全觀。
中央近幾年對糧食安全的認識發生了變化,提出“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這種新戰略是糧食安全觀的一大轉變,我們稱之為新糧食安全觀,與傳統上強調糧食自給率越高越好的糧食安全觀相比,是認識上的一個重大變化。100%的糧食自給率當然是最安全的,但是從中國國情來看,這種糧食安全既不經濟,也無必要。
首先,我國土地資源有限,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而且優質耕地更少,三等以上的優質耕地只占總耕地面積的27%。在一個很高糧食自給率的基礎上,每提高一個百分點的糧食自給率,將會使糧食成本提高幾個百分點,而且自給率越高,成本提高是以幾何級數提高的,這就是所謂的邊際成本遞增規律在起作用。據有關研究,我國糧食生產成本從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呈上升態勢,畝均成本增加了15倍,年均遞增8%以上,每100公斤糧食生產成本增加了6.7倍,年均遞增6%左右。另一方面,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還沒有完成,對土地的需求還會大幅度增加。如果每個城市居民占地100平方米,那么城市人口如果增加兩個億,就要多占用200萬公頃土地,還有工業建設和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建設也要占用大量耕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把更多的土地用于生產糧食,就只能對工業生產和城市發展用地加以嚴格限制,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就會受到嚴重阻礙,以犧牲工業化、城鎮化來提高幾個百分點的糧食自給率是得不償失的。更有甚者,我國大部分優質糧田分布在人口稠密且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如長江中下游、黃淮海等地區,而那些土地貧瘠、鹽堿化嚴重的地區如西北地區,也是人煙稀少且經濟發展比較遲緩的地區。要維持非常高的糧食自給率就得要發達地區放棄工業和城市的發展而保護糧田,這在經濟上是非常無效率的。
其次,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水資源同耕地資源一樣是糧食生產的決定性要素。雖然我國是世界上水資源第五大國,但人均水資源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到了2014年只有1993立方米/人,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約相當于日本的五分之三,美國的五分之一,俄羅斯的十六分之一,居全球第104位,被列為13個貧水國之一。而且,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工業和城市用水量越來越大,擠占了糧食生產用水,使農業用水成本大幅度增加。更有甚者,我國水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內陸可再生地表水資源北方所占比例僅為19.7%,而南方所占比例達到80.3%。改革開放之前,南方是糧食主產區,一向是南糧北運。但隨著經濟發展,南方的耕地逐漸被工業化和城市化所占用,而且種糧比較效益越來越低,于是,缺水的北方逐漸變成了糧食主產區,南糧北運逐漸演變為北糧南運。為了解決北方缺水問題,國家興建南水北調工程,把南方的水調往北方,再把北方的糧食運到南方,這是不得已而出現的結果。如果強調過高的糧食自給率,僅從水資源來說成本就是非常驚人的。
再次,我國由于人均占有耕地有限,農業生產還是以小農戶為主,家庭經營面積很小。相比較而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等人少地多的國家的家庭農場經營規模巨大,勞動生產率比中國要高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之多。在勞動生產率存在巨大差異的情況下,中國糧食的生產成本比國外高出很多,即使把萬里之外美國的糧食運到中國,進口的糧食價格還比國產的糧食價格低50%,甚至更多。此外,中國工資水平的提高使得糧食生產的人工成本劇增,也推動糧食成本不斷上升。在面臨糧價天花板壓制和生產成本地板抬升的雙重困境下,國內糧食生產得越多虧損越大,農民收入就會越低,甚至會棄田拋荒。如果政府高價收購,又會大幅度增加財政負擔和倉儲壓力。因此,適度進口糧食比自己生產糧食在經濟上要合算得多。
最后,農業生產所帶來的污染越來越嚴重。要多生產糧食就得施用更多的化肥、農藥和塑料薄膜,這會導致土壤肥力遞減、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近年來糧食產量的“十一連增”就是在化肥、農藥、農膜大量使用下取得的。我國化肥、農藥使用量大大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據有關數據,中國陸地近1/4的表層土壤受到多種有毒有害污染物不同程度的污染,殘留農藥的種類和數量逐年增加,糧食、農畜產品和蔬菜都存在農藥殘留超標等質量安全問題。可見,我國要維持很高的糧食自給率將要付出資源上、經濟上和環境上的巨大代價。但有人可能會說,糧食不是一般商品,是關系到13億中國人吃飯保障的戰略商品,付出的代價再大也要保證糧食完全自給。的確,維持較高的糧食自給率是必要的,因為中國人口約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如果自給率低就要大幅度進口糧食,這就會對世界糧食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國際糧食價格就要大漲。如果那些糧食出口大國遇到大災荒年份,糧食生產大幅減產,糧價不僅會火箭式上漲,而且還會因糧食短缺而使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發生大面積饑荒。因此,從這個角度說,我國無論如何都要維持一個較高的糧食自給率,才能保證中國和世界的糧食安全,這一點是沒有任何疑義的。但是,維持100%的糧食自給率是沒有必要的,適當進口糧食不等于就降低了糧食安全。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糧食自給率都比較低,但他們也沒有發生過糧食短缺危機。例如,日本、韓國的糧食自給率一直比較低,而且還呈下降趨勢。從1990年到2011年,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從22%下降到20.3%,韓國的糧食自給率從35.6%下降到25.8%,但在如此之低的糧食自給率的情況下,日本和韓國也沒有感覺到糧食安全有問題。歐洲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國糧食自給率也比較低,他們也沒有糧食安全的擔心。可見,糧食自給率高不等于糧食安全系數高,反之亦然。有人可能擔心,若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關系急劇惡化,甚至發生戰爭這種極端事件時,有可能對中國實施糧食禁運等情況。這完全是杞人憂天!中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隨著經濟實力的顯著增強,可以說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對中國實施有效封鎖。而且,糧食生產與糧食產能是兩個概念。適當減少糧食生產,讓一部分糧田閑置,或改種其他作物,維持糧食產能的存在,這是實施糧食安全戰略的新思維。一旦發生世界性糧食減產,或者對中國實施糧食禁運,我們也不用擔心,只要維持半年的糧食儲備就夠,半年后就可以恢復糧食供給。由此可見,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必要性上,維持過高的糧食自給率都不是最優的選擇,確保產能和適度進口才是最佳的糧食安全戰略。昔日大饑荒的歷史讓人們感受到糧食短缺的恐懼是可以理解的,但今非昔比,糧食安全觀也要隨時代的變遷而轉變。
微信掃一掃,獲取更多專業信息